meface/docs/live/maphistory.md

98 lines
9.6 KiB
Markdown
Raw Normal View History

2023-11-17 10:54:23 +08:00
---
title: 国内互联网地图发展史
---
> 目前高德、百度占据半壁江山。
其实阿里、腾讯、京东、搜狗、美团、滴滴都想插手地图这个行业,那么地图它为什么有这么大吸引力呢?
它发展到今天究竟有哪些行业的变迁呢?以及地图究竟是怎么盈利的呢?今天我们就聊一聊。
### 1. 背景
如果你是个有心人,你应该能经常看到在某些特殊的地方,你的地图的位置都有些不影响导航的偏移,是因为某些敏感的位置是涉及到国家安全的,如果被敌人发现了,那还有什么安全可言呢?由此可见,地图这个生意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的。
首先你就得有资质,这个资质就叫做`甲级导航地图测绘资质`从2001年[四维图新]() 拿到第一个资质到现在拥有这个资质的公司在2018年底全国也就只有18家 (十八年十八家)。
![img](./images/www.jpg)
里面大部分都是国企,因为地貌的变化和地方发展的变化,地图需要定期的更新,所以不光要自己测量,有些地方因为成本的原因测量不到,还需要去买一些数据,如果数据不准就会出现导着导着把你导到沟里的事情,所以做好地图并不容易。
地图的实际测绘需要大量的配套的设备和建设人员而且地图的更新需要消耗大量的成本实际上到现在在中国能完整做地图的公司也就只有5家可见这个生意还是有这极大门槛的既然有如此高的门槛那这门生意就一定很赚钱嘛
### 2. 行业历史
我们先来聊聊当年导航业的霸主:`凯立德`
最开始的时候,电子地图和纸制地图一样的都是**收费**的,而凯立德这家公司就是当年收费地图的先驱之一。
凯立德在1997年创办初期几乎是一路顺风顺水;
- 2000年研发出自主知识产权的地图
- 2005年拿到甲级测绘资质
- 2006年凯立德就拥有了全国第一张覆盖全国的电子导航图成为行业一哥;
因为当时每天都需要导航都是开车的人,所以这个时候的地图主要都是做**汽车市场**,而跟其他做前装市场地图公司不一样的是,凯立德主要做的事汽车**后装**市场,后装市场业务也比较简单。
> 汽车后装市场是什么呢?车内本身不预装,然后消费者自己装在车里的导航。
做自己的付费地图硬件,车子在第一次装地图的时候收一点钱,一年更新一次的时候再收一点钱,赚得爽歪歪美滋滋,然后`凯立德`就顺利的拿下了一轮又一轮的投资比如说当年就拿到了软银、赛富和汇丰1000多万美金的融资2014年的时候还拿到了小米的投资成为了当年的国内车联网产业第一股而当年财报披露的时候它一年有亮眼的收入例如就有5000万而市值当年都已经突破了67亿元。2016年凯立德就几乎占据了汽车后装市场的`54%`以上的市场份额,看起来很美是吧。**然而危机早已经埋伏了很久,打败你的对手永远都是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出击。**
**影响到凯立德行业地位的是高德和百度。**
- 2005年百度地图上线最开始的时候百度地图只是个PC软件而且只支持10个城市甚至都只有查询路线等基础功能并不具备导航功能那最开始做地图的百度呢还没有资质自然也没有数据就只好买另一个服务商的数据这个服务上就叫做`四维图新`,而百度的老对手`Google`,在国内也有服务商,这个服务商就是`高德`。
- 2006年`诺基亚`购买了一家地图公司以后把软件预装在自己的旗舰机`N95`上。
- 2007年`高德`给`Google`估计是做烦了不想继续只做别人产品背后的男人也自己做起了车载导航但这个时候近15年来科技史上做大的变革出现了那一年乔帮主发布了第一代智能手机`IPhone`,而这个`IPhone`奠定了它这数10年来科技界教主的地位而这也是移动互联网的起点。这个时候技术更加成熟手机地图也迎来了使用上的可行性**这个时候手机界的霸主`诺基亚`,首先搞出来了第一款手机地图**。
有一说一当时诺基亚的手机地图的确搞的不错但这个时候只能移动端还为普及手机导航的数据和技术的积累跟传统的软件比还是差的很远还有连自己的手机都走下坡路了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啊就这样又过了4年诺基亚衰落了但是智能手机的销量却变得越来越高于是百度推出了他们手机端的导航软件`百度地图APP`),而有这多年积累的高德也顺势推出了自己的导航软件(`高德地图APP`),这个时候跟最开始的杀毒软件一样,地图软件还是收费的。
- 2012年因为**预判到地图将是线下战场的基础设施**,百度看着如火如荼的`O2O`市场发现这个有机会能做大于是就宣布从百度地图拆分出人员成立LBS事业部成立事业部那就是要搞大事情了老是从别人那买数据也不合适啊于是百度就干脆买了一个搞图的公司叫`长地万方`,虽然高德和百度一样都是上市公司,但一个苦逼作图的跟百度这种躺着赚钱的公司怎么玩啊,万一给你整个活,那公司拍是要完蛋,`高德`于是思来想去唯一的办法就是找一个更有钱的爹,跟他碰一碰。
在中国要找钱,当然是要找那个最不在乎钱的男人啦。于是天空一声巨响,马爸爸闪亮登场。
- 2013年5月阿里斥巨资2.9亿美元入股高德。8月感受到阿里威胁的百度宣布***百度地图永久免费,高德也跟进***。第二年`高德`就被阿里以11亿美元的价格全资收购成为阿里的子公司。
听到这个消息呢,因为一直受困于上市难题,没有精力打仗的`凯立德`心中不禁案子喊了一声MMP毕竟用户也不傻啊手机导航即准确又方便关键还不用钱为什么还用这种需要定期更新而且还要钱的还巨麻烦的车在导航呢
- 于是在2015年一路高歌猛进的`凯立德`,在有这高额补贴的情况下,依然成功实现了亏损,而同时一直有利于巨头以外,独立发展的图商,`四维图新`也接受了`腾讯`的注资估值100多亿人名币。
- 2016年`兴民智通`公司计划以16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凯立德`,虽然最终未能成行,但大家也可以看到`凯立德`境况值悲惨。`凯立德`的失利其实就是**传统巨头面对另外一个维度上(互联网)的巨头对抗失败的缩影**,而地图步入了巨头的游戏中,其他玩家都玩不动大众导航市场了。
### 3. 战果
百度高德有钱又做的早,搜狗虽然也跟的早但归根究底也就是个陪跑的,在这里我们心疼一下王小川三秒。
腾讯也是开始啥都干,后面发现自己那干啥啥不行,还是游戏社交第一名,于是就把以前的`soso地图`改名叫`腾讯地图`。在市场上也没有太大的反响,那市场上就只剩下了百度和高德。
这两家不光是在产品层面上的竞争口水方面也是一刻不停。2016年的时候高德的负责人俞永福就发话说高德已经日活超过了百度第二天百度就指责说高德的统计数据不对大家隔空喊了几次话以后谁是第一名都没搞懂反正这个话题上了热搜。
### 4. 手机导航地图挣钱嘛
百度的财报里将百度地图作为核心产品而百度是整体非常赚钱的所以我们是看不出来地图是亏还是不亏的。但是当我们翻到阿里的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的时候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阿里将高德地图、钉钉和天猫精灵这三个业务放在一起叫创新业务而这三个业务总体是亏损的一共亏损了18多个亿所以地图更多的只是作为一个**流量入口**而存在的。
**为什说流量的入口呢?**
因为你出行,地图就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不管是找餐馆还是酒店,哪怕是开车,你也需要知道什么地方拥堵,在内急的时候附近哪里有厕所,所以它的流量价值还是很大的。
**O2O**
> `Online To Offline`的缩写即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
互联网的巨头在网上的事情做的差不多以后就要开始渗透线下的业务所以除了常规的地址、点评信息以外高德就在2017年推出了聚合打车滴滴以前买高德的地图数据后面高德推出了聚合打车以后滴滴想了想虽然咱都是一个爹但人家亲兄弟也得明算账况且咱还不是一个妈于是从最开始的从高德买数据到后面自己又搞一个公司来做地图。
大家都在玩呢,本地生活的霸主,美团自然也不甘例外了,然而美团的牌照之路却历经波折,外加洽谈收购凯立德无果,就确定自己先做技术储备,先研发,再买票。
今年的导航电子地图制图甲级资质,获批的速度已经明显加快。
**地图对巨头们的意义**
地图对巨头们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流量渠道**,而是**一张张通往他们生存和走向财富巅峰之路的藏宝图**。通俗点讲就是,比单独搞流量会更赚钱一点。地图这个东西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适合付费的产品,而更偏向于一种基础设施的存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围绕着地图的东西会越来越多,行业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
> 作为消费者应该为此感到高兴,因为这些基础设施是免费的。